1. 首页
  2. 职场

高效能产品经理的4个思维模型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往往会直接思考怎么办,很容易陷入“线性思维”的泥潭,难以自拔。

我们很少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解决?

以上情况,我想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一言以蔽之,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习惯。

为什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效率、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不断的强化和练习,我们会掌握更多的思维模式,思维的层次和水平也会逐步提高,最终会促进我们认知水平的升级,让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强。

前段时间大家热议“高级产品经理和一般产品经理的区别”这个话题。基于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通过与身边的高p产品经理、产品总监交流,总结出“高绩效产品经理的四种思维模式”。

相信通过这四种思维模式的介绍,可以帮助你了解高级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提高自己思维的层次和水平。

尽快提升认知水平,获得工作获得感和满足感。

牛逼的产品经理,都有这四种思维习惯

01“用数字说话”

管理大师彼得·格鲁克说过:“如果你不能衡量它,你就不能改进它。”相比感性的猜测,数据无疑是一个非常靠谱的东西。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在现有的数据中寻找机会,想办法让新用户更好的使用,停留更久,推荐更多的人,实现产品价值,这才是数据最大的作用。

如果产品经理花了很多时间在数据提取上,却不能产生一个指导性的产品设计思路,那么他就不了解产品的价值功能,目标不严,导致他无法掌控价值数据。

因此,精明的产品经理不会漫无目的地追踪数据。一般他们都是在准确理解产品定位后,把自己要分析的数据规划好。

一种以数字为基础,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出来的思维方式。

现代社会的大部分道理最终都会被归纳成数据,并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和存储。但是,数据本身并不能表达任何意义。只有把数据和逻辑结合起来,才能发现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数据不能迷信,它只是更客观,帮助我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因为产品经理不是靠创意和情感来开发功能的,那么数据就是一种度量方法,可以度量很多问题。

02“看清事物的本质”

“表象”是每天都能看到的看似纷繁无序的事件和各种信息。“顿悟”是能够链接所有相关表象的肌腱,是表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的职责是在众多表象中发现并提炼洞察;

从用户数据、产品数据、市场数据,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很多信息:DAU的降低、ROI的降低、推广成本的增加等等。

而从表象的信息中逐渐挖掘,对蚕茧进行深入思考,找出现象的真正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基于数据,我们提出以下分析步骤:

在数字中寻找规律和趋势

寻找极限数字及其含义

对比数据,分析差异。

求其他相关资料。

推断和提炼见解

同样,在沟通层面,我们也需要掌握“洞察”而不是“表象”。

比如向领导汇报时,先说自己的见识,再描述外貌;先说结论,再说过程。

因为领导更关注你的产品决策,而不是你的主观陈述。

洞察力是面向行为的。一旦发现了这种洞察力,解决方案就近在咫尺了。

03“无重量,无泄漏”

这个原则是高级产品经理的核心思维模式,也是基本的能力要求。、

这个原则要求每一次分割后,子类别之间相互独立,不重叠,子类别加起来穷尽所有可能。

通常,使用MECE是从顶层问题开始,一层一层地分解。在实际应用中,你只需要不断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是否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因素,我是否遗漏了什么?如果有,再找找。

这些因素之间有没有重叠的部分?如果是,进行去重。

在产品经理的实战中,经常会用到MECE原理,比如梳理网站或app的注册登录流程。我们需要把所有可能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比如密码错了应该出现什么提示,账号不存在怎么办等等。

在梳理产品流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产品的初始状态、正常状态、边界状态和错误状态。

MECE也可以用于目标分解。原理是一样的。一件事情尽可能按照某个维度分解,直到在现有信息下无法分解,然后筛选路径,制定策略,完成目标。

再看“增加外引流”的大目标,多级拆分后,如图:

04“寻找隐含假设”

我们在开会的时候,乍一听周围其他产品经理的汇报,就觉得几乎每一个论点看起来都有道理。

然而,表面原因并不是支持结论的唯一想法,因为它们不考虑“隐含假设”。

往往一些内在的、隐藏的意见,也在从不同意见中澄清真相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论点中,叙述者认为理所当然,但没有明确说出来的具体想法,都是假设。

在一次完整的讨论中找出所有的假设是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一个论点的主要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理由和结论。所以我们只需要关注那些影响论点结构质量的假设。

要学会在别人的讨论过程中发现“隐含假设”。同时也要学会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大胆假设”。

但是这个假设是一个有根据的猜测。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已有的有限数据,先提出问题动机或解决方案的假设,然后以该假设为目标,收集足够的数据证明真实性。

如何构造一个问题假设?比如在设计产品之前,我们首先要假设:哪类用户决定了你的目标群体是谁?他们的需求、目标和愿望是什么?

以即时app为例。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和朋友们分享一些简短的想法,但这并不占用我太多的写作时间。

有时候,如果你发现你能确定你的目标群体和他们面临的问题,你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不是特别合适。

有些假设无法被证实,我们应该立即调整和重新假设,并再次收集数据进行验证,直到假设作为一种洞见得到支持。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胆大心细也是高级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梦无畏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idc.com/57137.html

联系我们

111-111-111

在线咨询:

邮件:info@111.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