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从繁荣到衰落,诺基亚高端市场面临来自苹果的巨大挑战。
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临江仙》一词中写道:长江滚滚东流,浪花淘尽英雄。科技的浪潮也不会停止。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依靠欧洲国家联合制定的第二代通信标准和自身努力崛起,由于以硅谷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通信专利的竞争,很快就会衰落。
在诺基亚收购Symbian系统的一年前,一家来自美国的科技公司就已经开始动摇诺基亚手机的市场霸主地位。这家科技公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苹果。乔布斯回归后,苹果在业务创新方面一直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简直就是科技行业“创新者”的首席代表。曾经向他取经的微软和谷歌已经成长为科技行业的巨头。
早在2001年,当诺基亚发布其首款塞班智能手机时,苹果就正式推出了iPod产品线。iPod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走红,仅一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美元,又过了一年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前不久苹果宣布停止iPod产品线的时候,也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2007年1月9日,苹果发布了第一代触摸屏控制的iPhone,配备了3.5英寸的大触摸屏,集成了互联网浏览器+iPod+传统手机的功能,对后来的智能手机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代iPhone的发布变相挤压了自家iPod产品线的市场空间,但苹果也获得了更大的商业领地。
横空出世的初代iPhone,将OSX桌面操作系统移植到手机上,将其打造成全新的iOS操作系统;多点触控技术的加入,可以让软件应用脱离物理键盘的束缚,更自由地设计功能界面和交互逻辑,让手机硬件服务于软件功能。而友好人性化的系统操作界面也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直观交互体验。这种革命性的智能手机产品形态极大地冲击了以诺基亚为首的传统手机厂商。当时有外媒甚至称其为“上帝的手机”。
与诺基亚的机海战术不同,苹果的iPhone从一开始就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在自己的业务布局上很霸道。它不仅要控制硬件,还要控制操作系统(iOS)和软件平台(APPStore)。换句话说,苹果要吃掉整个生态链的所有环节,比如芯片和硬件设计,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卖了硬件产品之后,还要通过软件增值服务收取额外的费用。即使是大家买的第三方苹果数据线(正品),厂商也要向苹果交税(MFI认证)。
全程吃生态,确实能给苹果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根据苹果2022财年第一季度(2021年10-12月)财报,苹果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12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890亿元);净利润346.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04.37亿元),毛利率达到43.8%,是任何一家科技企业都望尘莫及的。在多重创新Buff的加持下,苹果可以轻松拿走其行业超过一半的利润。但是闭环生态系统也决定了苹果不可能垄断整个手机行业。
02手机操作系统之争,谷歌切断了与安卓联盟的Symbian市场。
按理说,即使苹果已经吃掉了一半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诺基亚在低端手机的广阔市场上同样大有可为。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要应对苹果这样的“创新者”,诺基亚还要抵御同时期另外两大科技巨头的围剿,即采用“人群战术”的谷歌和以“专利流氓”著称的高通。这两个比苹果更无情。一个是虎视眈眈手机操作系统垄断市场,一个是致力于第三代通信技术制高点的争夺战,真把诺基亚打死了。四面楚歌的诺基亚深深感受到了摩托罗拉的“绝望”。
作为一家以广告服务为营收核心的新兴科技公司,谷歌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很感兴趣,但对成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微软”却很感兴趣。
2005年7月11日,谷歌以5000多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安迪·鲁宾的移动操作系统公司——AndroidTechnologyCompany,正式开始进军移动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市场。按照时任谷歌CEO施密特的说法,谷歌收购Android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微软,试图阻止微软在移动市场复制桌面市场的成功。
据悉,谷歌早在2007年夏天就已经做出了第一台Android原型机。然而,在对比了苹果最初的iPhone之后,安迪·鲁宾和他的同事们对自己的Android原型并不满意,最终决定重新设计。
2007年底,Google与数十家移动运营商(Sprint、T-Mobil、中国移动等)建立了Android联盟。)、手机厂商(摩托罗拉、三星、LG、索爱、HTC等。)和全世界的芯片制造商(高通、博通、Marvell和德州仪器)。此后,ARM、华为等科技公司都加入了这个联盟。
这位谷歌领袖是如何赢得多位权贵的认可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开源免费。
与诺基亚不同,尽管谷歌推出了自己的谷歌智能手机,但它并不太在乎市场份额。它更像是其他手机厂商Android操作系统的运行模型,也有助于谷歌了解智能手机生产过程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对于其他加入Android联盟的厂商来说,世界上似乎真的有免费的午餐。谷歌告诉整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不收取他们任何费用。
谷歌是在做慈善吗?不,当然是谷歌想垄断苹果iOS之外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既然谷歌想要在Android联盟中稳坐头把交椅,就必须尽力保证不与其他成员争夺利润。虽然智能手机硬件市场利润可观,但垄断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后,提供不赔钱也能赚到的广告信息服务的收入在哪里?当时,诺基亚还没有暖到自己塞班系统的宝座,但也从未想过要醒过来。谷歌联盟在没有武德的情况下直奔“飞龙骑脸”。
显而易见,诺基亚可以选择最困难的道路——如果你不能战胜它,就加入它。既然大家都在谷歌的“贼船”(啊…不,大船)上,不如干脆放弃塞班系统,加入谷歌联盟。毕竟诺基亚的生意很大,基于其庞大的体量和技术储备,专注于新一代智能手机产品的R&D和设计,谁会胜出还是未知数。诺基亚对摩托罗拉不也是这样吗?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点都不寒酸。
刘在《三体》中写道:软弱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傲慢的诺基亚,就像摩托罗拉曾经做过的那样,低估了该行业技术变革的速度。虽然在2009年仍是全球手机市场的老大,但高层的决策失误最终断送了诺基亚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最后话语权。
2006年,也就是谷歌联盟成立的前一年,约玛·奥利拉不再担任诺基亚的首席执行官,他的继任者是康培凯,他在第四年(2010年9月11日)被解雇。在此期间,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46%下降到31%(数据来源,维基百科),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从2009年第二季度的2.8%上升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33%(超过塞班成为全球第一)。结果,诺基亚领导的管理层在业绩上表现不佳。
康培凯的继任者是史蒂芬·埃洛普。在出任诺基亚CEO之前,埃洛普曾在微软的业务部门工作,负责微软Office产品,也是微软高层管理团队的一员。
上任的诺基亚CEO很快放弃了自己的塞班和自研的Meego系统,但他没有与谷歌合作,而是转向了他的前雇主微软,选择了与WindowsPhone操作系统捆绑。从结果来看,这简直是一个可怕的战略决策。
在这位后来被诺基亚粉丝嘲讽为“特洛伊木马”(病毒)的CEO的带领下,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可谓每况愈下。公司连续几个季度亏损,市值和手机市场份额持续暴跌。有人一度怀疑他是微软派往诺基亚的商业间谍。
2011年,诺基亚N9上市,这是全球唯一一款使用MeeGo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2012年,诺基亚推出——808PureView,塞班系统的巅峰之作,采用4100万像素卡尔蔡司超大底摄像头,成像实力堪称同代之最。当然,这是塞班系统的最后一笔。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和大量专利组合。埃洛普本人以副总裁的身份重返微软。换句话说,在他的任期内,大哥成功关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他成为了当时微软下一代CEO的热门人选(敌人在鸿门寺)…
在3G通信技术之战中,诺基亚失去了战术制高点。
除了高端市场被创新者苹果黑,手机操作系统被群雄逐鹿战术的谷歌黑,诺基亚在第三代通信技术主导权的争夺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要知道,诺基亚曾经凭借第二代GSM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赶超摩托罗拉。现在,来自美国的另一家技术公司高通公司正在通过建立第三代CDMA通信技术的专利壁垒来扼杀诺基亚在通信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在业内,高通的口碑并不好,甚至被称为“专利流氓”。对于大多数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大家更多的是从芯片半导体业务来了解高通的。大多数安卓手机都配备了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高通不生产手机,但它可以凭借其庞大而细致的移动通信专利网络,向多家手机厂商征收“人头税”。在消费市场上每卖出一部智能手机,高通就能获得几美元不等的专利费。于是,全球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成了它的“打工仔”。
高通在3G通信技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它最早提出了手机通信CDMA的解决方案,通过专利保护的护城河阻挡了想要加入第三代CDMA通信技术战场的竞争对手。不得已,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得不制定自己的CDMA标准(中国:TD-SCDMA,日本和欧洲:WCDMA)。虽然以诺基亚为首的欧洲工业也拥有大量WCDMA专利,但高通也攫取了约30%的WCDMA专利。这就导致了高通自己的CDMA专利可以自成体系,而诺基亚的WCDMA没有高通就玩不下去的尴尬局面。
当然,诺基亚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与爱立信、NEC、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企业结盟,与高通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专利官司。没想到,“专利流氓”高通最终以不做WCDMA芯片的“两败俱伤”的骚操作迫使诺基亚就范。已经放弃WCDMA的高通,仍然拥有巨大的CDMA市场。如果诺基亚丢掉了WCDMA这张票,那它在3G通信市场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经过一系列的拉锯战,诺基亚和高通终于在2008年签署了一项为期15年的专利许可协议。高通下调了一定数额的专利费,而诺基亚将推出搭载高通芯片的3G智能手机,并向高通支付相关专利费。自此,高通完全成为3G通信技术的主导者。
另一方面,高通享受成功的商业模式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3年11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最终对高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处以8%的罚款,即60.88亿元人民币(折合9.75亿美元),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馈垄断法》实施以来的单笔罚款纪录。高通甚至没有上诉。相反,它诚实地支付了天价罚款,因为中国市场每年可以为它贡献更多的业务收入。相比之下,为了反制调查而退出中国市场将是非常“不明智”的。
04结论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诺基亚的故事应该到此结束。
2014年4月25日,微软正式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诺基亚前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表示: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之后,数十名诺基亚高管当场落泪。
诺基亚曾经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这家在北欧小国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由睿智的约玛·奥利拉领导。借助欧洲GSM通信技术的领先优势,取代摩托罗拉成为2G时代的通信霸主。然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旧时代的霸主就像被夏日阳光笼罩的巨大冰山。虽然它看起来仍然巨大,但它很快在夏日太阳的高温下融化,变得寂静无声。
继诺基亚之后,三星这个押宝安卓操作系统的韩国半导体巨头,凭借独特的产业链优势,通过占据低端市场份额,再转向高端市场竞争的战略布局,在后诺基亚时代成为连续11年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在3G时代的同时,新兴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也将崛起。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手机厂商纷纷开启出海之旅,成为新一轮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中坚力量。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科技的浪潮从未停止,我们还在等待下一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梦无畏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idc.com/57585.html